189 6994 5914
米客微信公众号
抖音

亚马逊掀桌硬刚白宫!商品页强标‘特朗普税’,卖家集体涨价25%免罚!

发布时间:2025-04-30

2025年4月底,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因两项重大决策引发舆论风暴:一是计划在商品页面标注关税对价格的影响,二是允许部分卖家提价25%且免于平台处罚。

这两项举措不仅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深远影响,更揭示了亚马逊在政治压力与商业利益之间的艰难平衡。

事件背景:关税政策下的电商困局  

自特朗普政府重启对华高额关税并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以来,美国电商生态链面临剧烈冲击。

数据显示,亚马逊平台上近1000种商品价格在4月第二周后平均上涨近30%,其中25%的涨价商品来自中国卖家。

为应对成本压力,卖家普遍选择提价,但此前亚马逊通过“抑制购物车”(删除“立即购买”按钮)等手段惩罚提价行为,导致卖家陷入“亏损销售”与“失去流量”的两难困境。

在此背景下,亚马逊于4月底被曝出两项调整:  

1. 标注关税成本:拟在商品页面单独显示关税金额,旨在向消费者透明化价格构成。  

2. 允许涨价25%免罚:放宽对头部卖家的购物车限制,默许其提价转嫁成本。

政策调整的动因:平台、卖家与政府的博弈  

亚马逊的“两难”立场  

亚马逊的决策背后是多方利益的权衡:  

卖家生存压力:第三方卖家贡献平台60%以上销售额,但关税导致其利润率锐减。联名请愿与部分商品下架迫使亚马逊调整政策,避免生态链断裂。  

消费者体验矛盾:允许涨价可能引发用户对平台的不满,但抑制涨价则导致商品供应减少。CEO安迪·贾西曾公开表示理解卖家转嫁成本的必要性,暗示平台需在“保供应”与“控价格”间妥协。  

政治风险规避:标注关税的初衷虽为透明化,却被白宫解读为“政治操弄”。面对政府施压,亚马逊迅速撤回计划,转而通过隐性支持涨价缓解矛盾。

白宫的激烈反应  

白宫将亚马逊的标注计划视为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直接挑战。新闻秘书卡罗琳·莱维特指责其“选择性透明”,质问“为何拜登时期通胀高企时不标注”。

财政部部长斯科特·贝森特则批评此举片面,忽视其他国家政策成本。政治压力下,亚马逊数小时内改口否认计划,凸显企业与政府的微妙关系。

生态链的连锁震荡  

卖家策略分化  

年销售额超5000万美元的家居品牌等TOP卖家率先恢复购物车功能,提价20%-25%后销量回升,形成“马太效应”。  

缺乏议价能力的小卖家面临供应链转移成本(如半年至两年的产能调整周期),部分选择退出Prime会员日促销或缩减规模。 

 部分中国供应商通过“转运”(经第三国贴标)规避关税,但面临合规风险。

物流与消费端冲击  

UPS因亚马逊订单减少宣布裁员2万人并关闭73个仓库,FedEx等企业或跟进。物流成本上涨进一步挤压中小卖家利润。  

83%的美国人调整购物习惯,如寻找优惠券、减少进口商品购买。民调显示,59%民众认为关税政策恶化经济,69%预期明年衰退。

市场竞争格局重构  

部分卖家转向沃尔玛、独立站等渠道分散风险,推动多平台竞争。  品牌如Bogg Bag将产能转移至柬埔寨、越南,但过渡期依赖中国供应商,短期难抑涨价。

未来展望:不确定性中的生存逻辑  

亚马逊的此次政策调整仅是关税战下的一个缩影,其背后折射出全球贸易摩擦对微观经济的穿透力:  

1. 平台监管趋紧:联邦贸易委员会(FTC)反垄断调查可能进一步约束亚马逊的定价权,迫使平台在算法公平性上让步。  

2. 政治经济博弈延续:特朗普政府面临中期选举压力,关税政策与通胀数据的矛盾可能激化民众不满,企业需在政策波动中强化风险对冲能力。  

3. 生态链韧性考验:从中国供应商到美国物流企业,各环节参与者需加速数字化转型与成本优化,例如亚马逊投资自动化仓储以降低人力依赖。

亚马逊的关税标注风波与涨价许可,实质上是全球贸易政策变动下企业适应性策略的集中体现。无论是平台、卖家还是消费者,均在这场“关税多米诺”中重新定义生存逻辑。

而如何在政治压力与市场规律间找到平衡点,将成为电商生态链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命题。

杭州米客科技是一家集亚马逊代运营亚马逊实操培训、亚马逊培训指导、跨境电商行业解决方案、跨境电商代运营和国际推广服务为一体的新型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商。咨询热线:400 853 8188

上一篇:亚马逊后台如何设置?

下一篇:没有了

在线咨询
23534657 14345678
米客微信公众号
在线咨询

业务咨询

18969945914

服务热线

400-853-8188

微信扫一扫

获取专属客服服务

业务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