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马逊TM标(商标待审)产品被跟卖时,由于TM标不具备R标(已注册商标)的完整法律保护效力,处理起来相对复杂,但卖家仍可通过以下策略有效应对:
一、利用亚马逊官方渠道投诉
提交商标申请证明
1.在亚马逊品牌注册页面上传TM标申请回执(如商标受理通知书),证明商标正在注册中。
2.强调跟卖行为可能误导消费者,损害品牌声誉,要求亚马逊介入调查。
使用“举报违规行为”工具
1.登录卖家后台,进入“绩效”-“举报滥用亚马逊政策”页面。
2.选择“知识产权侵权”类型,上传TM标申请文件、产品图片、包装图等证据,说明跟卖者未经授权使用品牌信息。
联系卖家支持团队
1.通过案例日志(Case Log)或电话联系亚马逊卖家支持,提供TM标申请编号和跟卖链接,要求人工审核并移除跟卖。
二、通过测试购买(Test Buy)取证
下单购买跟卖商品
1.使用买家账号购买跟卖产品,确保订单信息与被举报店铺一致。
2.收到货后检查商品质量、包装、标签等是否与正品一致,保留所有证据(如照片、视频、物流信息)。
提交投诉材料
1.在亚马逊投诉页面上传测试购买订单号、商品差异对比图、TM标申请文件等。
2.明确说明跟卖商品为假货或与描述不符,要求亚马逊下架链接并处罚卖家。
三、优化产品与品牌差异化
强化产品独特性
1.修改产品标题、五点描述和A+内容,突出品牌名称和TM标标识(如“®待审”或“TM”)。
2.添加独家功能、配件或定制服务,降低被跟卖的吸引力。
升级包装与防伪
1.在包装上印制品牌LOGO、TM标标识和唯一编码(如序列号、二维码)。
2.使用透明计划(Transparency Program)或零计划(Project Zero)等亚马逊官方防伪工具。
申请品牌备案(如可能)
1.部分国家/地区(如美国)允许TM标备案品牌,备案后可获得更多保护工具(如品牌广告、品牌分析)。
2.备案后,可更便捷地投诉跟卖和侵权行为。
四、利用价格与库存策略压制跟卖
动态调整价格
1.使用自动定价工具(如RepricerExpress)监控跟卖者价格,保持略低或持平的竞争力。
2.避免长期低价竞争,可通过限时折扣、优惠券等方式吸引流量。
控制库存与发货
1.限制跟卖者可购买的库存数量(如设置“每单最多购买1件”)。
2.使用FBA多渠道配送(MCF)或第三方海外仓,确保快速补货,避免因缺货被跟卖抢占购物车。
五、法律与外部资源辅助
发送警告信(Cease and Desist Letter)
1.通过律师或第三方服务向跟卖者发送正式警告信,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。
2.警告信中需包含TM标申请信息、侵权证据和法律后果说明。
加入亚马逊透明计划或零计划
1.透明计划:为每件商品分配唯一代码,消费者扫码可验证真伪,跟卖者需提供代码才能销售。
2.零计划:品牌方可直接删除假货Listing,无需亚马逊审核(需通过严格审核)。
寻求第三方服务协助
1.使用赶跟卖软件(如AMZKeeper、Helium 10)自动监控和投诉跟卖者。
2.委托专业服务商(如Brand Registry Support)处理复杂侵权案件。
六、长期品牌保护策略
加速R标注册
1.尽快完成商标注册流程,获得R标后享受更全面的法律保护。
2.注册国际商标(如马德里体系),覆盖目标市场。
建立品牌忠诚度
1.通过社交媒体、邮件营销和售后反馈培养忠实客户,减少因价格敏感被跟卖吸引的可能性。
2.提供优质客服和退换货政策,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。
监控市场动态
1.定期使用品牌分析工具(如Brand Analytics)检查关键词排名和跟卖情况。
2.关注竞争对手动态,及时调整策略应对新出现的跟卖者。